a sPACE

Tuesday, November 15, 2005

天國驕雄

一向對於以古文明、歷史為背景題材的史詩式電影特別有興趣,如《帝國驕雄》、《木馬屠城》等。暑假期間有一齣電影叫《天國驕雄》,電影原素包括十字軍、聖地歷史、愛情、英雄,正合我的口味。電影在美國上映時,口碑一般,票房差勁,實始料不及。當時我沒有機會看這齣電影,但口碑和票房沒有動搖我要看這電影的決心。最近借來VCD,即煲,煲完馬上明白為何在美國慘淡收場...

故事背景是公元12世紀,當時十字軍已重奪並統治耶穌撒冷接近100年,週邊的伊斯蘭軍隊一直虎視眈眈,待機重奪耶路撒冷,主角巴利安承忘父遺志,保衛耶路撒冷。劇中人物皆真有其人(註1),按照史實編劇,這段故事的構成,對現今的美國充滿顛覆性:

1. 當時的耶路撒冷王鮑德溫4世是一位英明、年少有為的君主,與伊斯蘭領袖撒拉丁長年簽訂和約,容許伊斯蘭教徒到耶路撒冷朝聖,換來伊斯蘭軍隊不進攻耶路撒冷,居民因此能安居樂業。無奈這位英明君主身患痲瘋病,自古代至當時來說,患此病代表此人不潔、犯罪、家族被咒詛,是生人勿近的"陀衰家"。

2. 耶路撒冷自稱上帝子民的貴族和大臣假借上帝之名,聲稱要為上帝殲滅"異教徒",而且聲稱上帝站在自己這邊;主角巴利安早已對上帝失去信心,拋棄信仰,殺害神父,卻有悲天憫人的情懷,看重平民百姓的生命。

3. 伊斯蘭教徒領袖撒拉丁,是伊斯蘭歷史裡重要的人物,至今仍被伊斯蘭教徒所敬重、推崇,是一個有才華、謀略的歷史人物。第一次十字軍東征,攻陷耶路撒冷,十字軍將城裡一萬六千名伊斯蘭教徒徹底屠殺,但當撒拉丁攻陷耶路撒冷後,承諾讓所有人安全離開,並派遣騎士護送所有人到碼頭登船。比起那些自稱上帝子民,撒拉丁才真正有大將之風和憐憫心腸。

4. 當然最重要的,就是在戲中,伊斯蘭教徒最終得勝了。

還記得美國出兵伊拉克時,有很多基督教領袖支持,認為這是正義之舉,是神的心意。電影背後的意識形態,正正顛覆那些支持出兵伊拉克的美國人心態,明白為何電影在美國慘淡收場嗎?

註:
1.主角巴利安,歷史中確有其人,保衛耶路撒冷,但與電影中的描述有一點點出入
:: posted by AhYung, 2:23 pm

0 Comments:

Add a comment